如何防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截至2月2日24 時 全國累計確診新型肺炎17205例,距 專家預測的正月十五拐點不遠了。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好個人防范: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不給疫情防控添。
而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一大普遍癥狀是“血氧含量降低”。 血氧含量與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疼痛并稱為六大生命體征,但這一概念并不為大多數人所熟知。根據相關醫護工作者介紹,目前醫院均要求,所有上班的醫護工作者均需先檢查體溫、血氧才能確定是否可以正常上崗。這也說明了血氧的重要性。早前,鐘南山院士也曾說,不要出現在人多的地方,一旦發熱為人為己自我隔離,準備個指夾式血氧飽和度儀在身邊,一旦出現血氧飽和度持續下降,盡快去醫院。
血氧含量指的是什么?
血氧含量是指血液中的含氧總量,包括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和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氧。人體吸入肺部的氧氣,最終會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然后被分配到身體的各個器官、組織中,只有這樣細胞才能生存下來,正常工作。
一般情況下,人體血氧含量的正常值為:動脈血150-230ml/L;靜脈血100-180ml/L。同一人的動脈血氧含量約比靜脈血氧含量高 50ml/L,男性比女性高。
比起血氧含量,臨床上更常用的一個指標是血氧飽和度,指血紅蛋白與氧結合所達到飽和度的百分比。正常情況下人體動脈血的氧飽和度約為95%-100%,靜脈血的氧飽和度約為75% 。
血氧含量的高低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因為人體內所有細胞都依賴氧氣為生,血氧含量幾乎會影響到身體的每一個部分。當 血氧飽和度低會出現全身的嚴重并發癥,例如神經系統缺氧會導致頭痛頭暈、暴躁易怒、神智障礙以至于昏迷;心血管系統缺氧會導致心肌缺血,嚴重的會出現心臟驟停,心力衰竭;呼吸系統缺氧會導致呼吸衰竭,呼吸停止等。
但同時,血氧含量也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應保持在正常范圍內。因為過量攝氧(如吸純氧)并超過一定時間會造成氧中毒,反而有害健康。普通人要使血氧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一是保持空氣新鮮、流通,二是加強心肺功能鍛煉,增強呼吸能力和血液運輸能力。
因此,面對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提倡大家保持規律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而對于平時運動較少,突然運動量增加,或者運動缺乏專業指導的普通人,有條件可以做一下血氧檢測。
建議您使用朗銳慧康的實時監測血氧功能,定期檢測血氧值,以下數據可供您參考:
正常人體動脈血的血氧飽和度為98% ,靜脈血為75%。一般認為飽和度正常應不低于 94%,在94%以下為供氧不足。
① 血氧值在95%~100%之間,屬于正常狀態;
② 血氧值在90%~95%之間。屬于輕度缺氧;
③ 血氧值90%以下,屬于嚴重缺氧,盡快治療。
本文由朗銳慧康(www.px2i783.cn)編輯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