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應用,醫療機器人發展就此起飛?
近年來,伴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不斷發展,作為重要民生領域的醫療行業日漸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滲透進康復、手術、醫療服務等各環節之中,被我們統稱為“醫療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的出現與應用,不僅大幅緩解了醫務人員的壓力,有效解決了醫療資源緊張問題,同時也推動了醫療行業的智能化升級發展。
需求催生火熱市場
醫療機器人之所以出現,其實離不開現實需求的推動。
當前,按照國際劃分標準,我國正處于老齡化社會發展階段。老齡人口比重的持續攀升,使得人們的健康、醫護需求急劇增加。同時,我國傷殘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多,也對醫療服務產生了巨大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提供足夠的醫療保障和供給成為關鍵。
而一直以來,受到經濟發展水平、醫療服務成本、醫療資源、醫療技術水平、醫療保障制度等因素影響,我國的醫療供給能力都比較偏弱。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僅有20%的人對現有醫療體系感到滿意。換句話說,現有的醫療已經日漸跟不上時代發展。
一方面,醫療設備、醫務人員等資源的有限和不均衡,很難滿足當下劇增的醫療需求;另一方面,巨大的醫療成本也給醫療服務帶來巨大壓力。再加上暴力傷醫事件的頻發、醫護關系的不斷惡化……凡此種種,都給行業發展帶來了阻礙與挑戰。
正是基于此,醫療機器人才應運而生!而機器人融入醫療領域之后,不僅能通過換人解決資源、成本、技術等難題,同時也能避免醫護矛盾的發生,增強醫療服務水平,可以說應用價值十分顯著。因此自醫療機器人應用以來,一個全新的市場也火熱開啟。
國內發展不斷提速
相關數據顯示,如今,醫療機器人已經成為我國服務機器人發展的主要增長點。
2019年,醫療機器人在國內服務機器人市場中的占比達到了40%,遠超家用和公共服務機器人,實際規模高達5億多美元。有專家曾預測,2020年醫療機器人有望繼工業機器人后,成為我國第二大機器人市場。
基于此,目前我國已經有40多家企業涉足醫療機器人領域,其中不乏大量上市企業,就比如新松機器人、楚天科技……在2019年,幾乎有近一半的醫療機器人企業都獲得了融資,總金額累計超過8億元。這無疑體現出我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之火熱。
而今年以來,隨著肺炎疫情的暴發影響,醫療機器人大量深入前線抗“疫”,通過提供無接觸殺毒消毒、遠程測體溫、隔離區無傳染送餐、打電話呼叫排查、疫情咨詢回復等服務,在彰顯非凡應用價值的同時,也是進一步升溫了行業的發展。
醫療機器人一邊有效保障疫情防控,一邊滿足了疫區日常需求,讓所有人看到了其應用的顯著價值。與此同時,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同步加速,也給醫療機器人發展開啟新章。相信不久未來,受到5G、人工智能等技術加持的醫療機器人,就將迎來全面商業發展。
全面商用需這樣做
當然,全面商用的實現并不容易,單靠抓住機遇還不夠,還需解決固有問題。
現階段,我國醫療機器人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技術落地應用程度不夠,市場滲透率偏低,究其原因都是技術、成本和實際應用效果方面影響所致。在此背景下,要想助推我醫療機器人商用成熟,還需要這樣做:
首先要加速技術突破。眼下,不少醫療機器人的細分市場都已經被國外所占據,而我們只是一昧借鑒國外技術經驗很難趕超。基于此,我國企業必須加強自主技術研發,提升技術轉化率,增強技術實際體驗和效果,利用技術追趕縮小與頭部的差距,借助技術升級推動商用落地。
其次要提升產品滲透。當前,由于價格過高、性能不佳、使用標準限制等原因,我國醫療機器人真正落地應用的并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既需要從功能、成本等方面做出改進,提升國內產品競爭力;同時也需要增強對用戶的價值普及,讓更多人接受醫療機器人。
總而言之,只有解決了行業發展的痼疾,才能讓醫療機器人在機遇來臨之際迎風起飛。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