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領域的可穿戴技術趨勢
醫療市場可以分為幾個細分市場。其中包括醫療影像,智能可穿戴(VSM),體外診斷 (IVD)及生命科學儀器(MLI)等主要細分市場。值得注意的是, 在過去的幾年內 , 智能可穿戴是所有地區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之一,且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可穿戴市場。
10年前,智能可穿戴 主要應用于醫院以及救護車和直升機等專業救助設備。最大的市場是床邊監視器和重癥監護病房的監視器。這些高端系統支持多導聯ECG測量、氧飽和度、體溫和二氧化碳以及其他若干參數測量。現在, 可穿戴設備 正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可穿戴式系統使醫生能夠遠程監控病人。病人不必手術康復后才能出院,可以更早地回到舒適的家中休養康復。這不僅有助于減少昂貴的醫療費用, 還可以縮短恢復時間 ,因為在溫馨的家庭環境中往往會恢復得更快。遠程智能可穿戴系統還可以讓老年人獨立生活更長的時間。隨著人口老齡化, 養老院的費用越來越難以承受,而通過遠程監控系統,能夠以較少的專業人員監控更多的人群。運動和鍛煉 智能穿戴應用也將成為一種趨勢。這不僅能幫助人們監控他們的生命體征參數, 還能提供鍛煉是否有效的反饋。
與過去幾年相比,健康監測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過去的醫療市場是以醫生為中心的,這意味著我們過去只在感覺不舒服或有更明顯的健康問題時才去就醫,例如在發生意外后。新技術 (尤其是電子行業)發展對整個醫療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同時也創造了一種更以病人為中心的方法。作為消費者 (或病人),我們在如何監測我們的健康狀況, 以及去哪里獲得醫療保健和醫療服務方面有更多的選擇。當我們能夠使用可穿戴設備時 ,我們可以每天監測重要的生命體征參數,并且能夠在更早的階段檢測到變化或異常, 而在過去 ,只有當問題影響到我們的健康時,我們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在早期階段監測我們的體征參數和檢測異常的好處是 , 我們可以在某些疾病發展并對身體造成永久性損害之前就開始治療。
例如,有很多人患有高血壓。在某些情況下,高血壓癥狀明顯 ;然而,也存在很多高血壓并沒有引起任何明顯癥狀的情況。長此以往, 高血壓會導致中風、心力衰竭、房顫或其他一些危險疾病。高血壓很容易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來治療,以降低并發癥的風險。監測關鍵生命體征參數的可穿戴設備常常可以挽救生命, 或預防可能導致永久性損害的健康事件。
可穿戴設備能夠改善生活的另一個范例是糖尿病患者。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糖尿病患者必須每天監測幾次血糖水平, 并依靠服用胰島素來調節血糖水平。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可能已經習慣了這種做法,但它可能會給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和負擔。目前有一個新的趨勢 ,即從血糖監測(BGM)方法轉向連續血糖監測(CGM) 系統,這可通過穿戴式傳感技術來實現。利用該技術,可以全天連續測量血糖水平 ,同時胰島素泵會注射所需的胰島素以保持在正常的血糖范圍內。由于這將是一種閉環方法,因此將減輕消費者( 或病人)的負擔。這將對日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能夠消除糖尿病患者經常面對的干擾。 ADI的APDP5940解決方案能有效的支持BGM 和CGM的血糖監測方案。事實證明,無論在預防措施方面 ,還是就某種疾病的確診患者而言,新技術( 尤其是可穿戴設備)都大有裨益。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