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技術第三大應用領域,智慧醫療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
前言:IoT(Internet of Things)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這個世界現有的格局,企業、政府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也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Business Insider Intelligence針對物聯網的最新報告顯示,未來五年中,全球范圍內的公司將花費近五萬億美元在IoT 上,而隨著IoT的廣泛使用和數據的大規模增長,人類也即將迎來一場全新的數據分析革命。
在醫療領域,惠普公司旗下企業,網絡服務提供商Aruba近日一份研究報告表示,到2019年,大多數醫療機構都會使用IoT技術,智慧醫療會普及到人們的生活當中。
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有六成醫療機構使用了物聯網設備,研究表明這個比例到2019年將提高到87%。醫療行業是IoT技術的第三大應用領域。
根據Aruba的報告,73%的機構使用物聯網進行病患監護和日常維護,42%的機構也把它列為物聯網最主要的使用方式。這個比例比其他行業都要高,表明由IoT 主導的病患監護在醫療領域的重要性。
其他機構采用物聯網進行遠程操控(50%)和定位服務(47%)。研究還發現,另有67%的機構計劃通過Wi-Fi連接他們的物聯網。總體而言,物聯網在醫療領域的主要用途有病患監護系統(64% ),電能表(56%)以及影像設備(33%)。
報告聲稱,八成機構目前通過使用IoT提高了創新能力,另有機構因此提高了組織內部的透明度(76%),并節約了更多的成本(73%)。
盡管優勢與潛力顯著,仍在發展之中的物聯網也帶來了不少安全問題,醫療行業也不能幸免。在接受調查的醫療機構中,有89%深受IoT相關的安全漏洞影響,而49%的受訪者則飽受惡意軟件侵擾。同時人為失誤(39% )和DDoS攻擊(22%)也帶來了不小的安全隱患。
軟銀 CEO孫正義就在世界移動大會(MWC)上表示,過去很多IoT設備的安全性都存在問題,而在人工智能化和物聯網把世人連接到一起的未來,IoT 設備的安全性至關重要。
但醫療行業依舊相信物聯網的優勢遠勝于它的弊端。57%的受訪者相信物聯網可以提高工作流的生產力,并節約成本;36%的人則認為物聯網能夠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與此同時,27%的受訪者覺得物聯網能夠提高同事之間,以及醫患之間的合作效率。
隨著物聯網在部署、規模和復雜程度上逐步提高,朗銳慧康的安全技術也提速發展,為保護IoT數據、相關的網絡和設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智慧醫療系統會走進人們的生活,并帶來意想不到的便利!
本文由朗銳慧康編輯整理(www.px2i783.cn),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